close
老麥麵店
地 址:台北市萬華區莒光路185號 (圖中相片為莒光路)
現已搬至: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3段40巷4號
電 話:(02)2338-0039
現已搬至:(02)2895-4982
營業時間:星期二~AM07:00~PM19:00
星期六日 AM07:00~PM15:00
週一公休
星期二~星期天AM11:00~PM20:00
白底藍紋還偶見缺角的青花大碗中
有身寬厚實的白麵亦或是強韌嚼感十足的米粉
或乾或湯的加以油蔥以及少許韭菜段對上高湯
這是小學時代在在自家的巷子裡
同學家所開設小麵舖裡的記憶
沒有花俏的妝點也不是說這麵怎地特別
相反的以現在的眼光看來是極致陽春
但單純的古早風味卻非當下麵點主流可以比擬
這一類的麵點漸漸被精緻化而豐富的幾近絕跡
在台北已愈發難得的寒酸現在看來更是彌足珍貴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89-2527167852.jpg)
台北市莒光路上有這麼一家傳統手法的古早麵店
這老麵攤一路走是顛簸坎坷
自早期在杭州南路一段五十九巷附近的小平房擺麵攤發跡
這一段18年的耕耘雖非比家傳百年老店
但一路稟持傳統的料理手法卻是更勝有餘
而後的近3年間因故搬遷至台北市三元街與寧波西街路口一帶
直到現在莒光路的現址
雖歷經數度的搬遷
但仍有一群的死忠粉絲情意相挺一路追隨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0-3175134067.jpg)
有別於演化而來方便的小鐵籠煮麵
老麥仍保有以大鍋滾煮麵條的方式
堅持以自家煉製油蔥麻醬香油以及大骨熬湯
簡單卻又常因耗費工時而讓多數人寧尋捷徑而行的手法
老麥卻是走的踏實
雖未能直接喚醒記憶深層的味覺
可也守住幾味傳統麵食的古早血脈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1-2580932560.jpg)
位處台北市萬華人潮較為疏落之莒光路上
門前三三兩兩的過客和那偶然稀稀疏疏的行車
怎麼瞧這店址選得都算驚險萬分
但無論附近鄰家也好還那慕名而來的生熟客也罷
內用外帶的客源倒是接連不斷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1-3115260160.jpg)
以各式福州口味麵點為主的多種菜色
因應了大環境的腳步
店內麵點價格不再陽春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2-3666133739.jpg)
種類繁多
像是一般較少出現在麵攤公共場所的絞白筍與蘿蔔
比較常見的豆干滷蛋海帶與豬雜等等
沒有不自然的色素深沉外觀
處理的乾淨整齊的各式小菜賣相極佳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3-3551162304.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4-1061473592.jpg)
雖是麵店
但店內的紅牌卻是這較為罕見的乾餛飩
做法其實與那紅油抄手有這麼點相似
除了沒那湯湯水水的醬汁是徹底的乾
將紅油給換成了蒜蓉醬油為人所接受的普及率更勝一酬
滿滿一盤17個塊頭不小
外型有如小型的燒邁口味卻是不折不扣的餛飩
瞧這隔壁小桌擠了6人就給點了3盤還一份外帶
口味想當然爾
●乾餛飩 $6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4-3568379643.jpg)
沒有過份如肉燥的贅飾
簡單的清蔥油蔥與醬油的調味
加上了幾片小白菜
一碗再單純不過的切仔油麵
反樸歸真的麵食原點價值更勝花俏的濃妝豔抹
●切仔油麵(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5-2521547348.jpg)
自命是領銜主演的主角
俗稱傻瓜麵或福州麵的招牌乾麵
少了油蔥的護航但多了黑醋的援助
或許是習慣了一般福州麵的油乾與勁道
這碗麵濕潤含水少少的醋酸有自己的風格
但少了點一哥的氣魄
●招牌乾麵(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6-632455541.jpg)
●切仔米粉乾(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7-201661667.jpg)
期盼中的陽春粗白麵未能如願
清淡大骨高湯中的細白麵卻也沒讓人失望
●陽春麵(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8-4087280855.jpg)
福州麵館中常見的三樣湯或稱綜合湯
鮮濃味淡的大骨高湯
加上了所謂三樣的魚丸餛飩與蛋包
本身即已出色的餛飩加上那與「佳興」口味極其相似的魚丸
稍嫌油膩但仍不掩其才貌兼備的天生麗質
●三樣湯 $5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9-3565717249.jpg)
●餛飩湯(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800-158032236.jpg)
●小菜一式 $如附價目表
地 址:
現已搬至: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3段40巷4號
電 話:(
現已搬至:(02)2895-4982
營業時間:
星期二~星期天AM11:00~PM20:00
白底藍紋還偶見缺角的青花大碗中
有身寬厚實的白麵亦或是強韌嚼感十足的米粉
或乾或湯的加以油蔥以及少許韭菜段對上高湯
這是小學時代在在自家的巷子裡
同學家所開設小麵舖裡的記憶
沒有花俏的妝點也不是說這麵怎地特別
相反的以現在的眼光看來是極致陽春
但單純的古早風味卻非當下麵點主流可以比擬
這一類的麵點漸漸被精緻化而豐富的幾近絕跡
在台北已愈發難得的寒酸現在看來更是彌足珍貴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89-2527167852.jpg)
台北市莒光路上有這麼一家傳統手法的古早麵店
這老麵攤一路走是顛簸坎坷
自早期在杭州南路一段五十九巷附近的小平房擺麵攤發跡
這一段18年的耕耘雖非比家傳百年老店
但一路稟持傳統的料理手法卻是更勝有餘
而後的近3年間因故搬遷至台北市三元街與寧波西街路口一帶
直到現在莒光路的現址
雖歷經數度的搬遷
但仍有一群的死忠粉絲情意相挺一路追隨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0-3175134067.jpg)
有別於演化而來方便的小鐵籠煮麵
老麥仍保有以大鍋滾煮麵條的方式
堅持以自家煉製油蔥麻醬香油以及大骨熬湯
簡單卻又常因耗費工時而讓多數人寧尋捷徑而行的手法
老麥卻是走的踏實
雖未能直接喚醒記憶深層的味覺
可也守住幾味傳統麵食的古早血脈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1-2580932560.jpg)
位處台北市萬華人潮較為疏落之莒光路上
門前三三兩兩的過客和那偶然稀稀疏疏的行車
怎麼瞧這店址選得都算驚險萬分
但無論附近鄰家也好還那慕名而來的生熟客也罷
內用外帶的客源倒是接連不斷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1-3115260160.jpg)
以各式福州口味麵點為主的多種菜色
因應了大環境的腳步
店內麵點價格不再陽春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2-3666133739.jpg)
種類繁多
像是一般較少出現在麵攤公共場所的絞白筍與蘿蔔
比較常見的豆干滷蛋海帶與豬雜等等
沒有不自然的色素深沉外觀
處理的乾淨整齊的各式小菜賣相極佳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3-3551162304.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4-1061473592.jpg)
雖是麵店
但店內的紅牌卻是這較為罕見的乾餛飩
做法其實與那紅油抄手有這麼點相似
除了沒那湯湯水水的醬汁是徹底的乾
將紅油給換成了蒜蓉醬油為人所接受的普及率更勝一酬
滿滿一盤17個塊頭不小
外型有如小型的燒邁口味卻是不折不扣的餛飩
瞧這隔壁小桌擠了6人就給點了3盤還一份外帶
口味想當然爾
●乾餛飩 $6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4-3568379643.jpg)
沒有過份如肉燥的贅飾
簡單的清蔥油蔥與醬油的調味
加上了幾片小白菜
一碗再單純不過的切仔油麵
反樸歸真的麵食原點價值更勝花俏的濃妝豔抹
●切仔油麵(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5-2521547348.jpg)
自命是領銜主演的主角
俗稱傻瓜麵或福州麵的招牌乾麵
少了油蔥的護航但多了黑醋的援助
或許是習慣了一般福州麵的油乾與勁道
這碗麵濕潤含水少少的醋酸有自己的風格
但少了點一哥的氣魄
●招牌乾麵(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6-632455541.jpg)
●切仔米粉乾(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7-201661667.jpg)
期盼中的陽春粗白麵未能如願
清淡大骨高湯中的細白麵卻也沒讓人失望
●陽春麵(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8-4087280855.jpg)
福州麵館中常見的三樣湯或稱綜合湯
鮮濃味淡的大骨高湯
加上了所謂三樣的魚丸餛飩與蛋包
本身即已出色的餛飩加上那與「佳興」口味極其相似的魚丸
稍嫌油膩但仍不掩其才貌兼備的天生麗質
●三樣湯 $5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799-3565717249.jpg)
●餛飩湯(小) $3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800-158032236.jpg)
●小菜一式 $如附價目表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occrow/1381040801-4259172661.jpg)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