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高雄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廖家黑輪
地  址:高雄市三民區自強一路221號
電  話:(07)201-1020
營業時間:11:00a.m~21:00p.m

就像魯肉飯肉燥飯與焢肉飯在咱們這南北兩地多年來的正名糾葛
明明指的是一樣的小吃但在不同的地點卻被付予了不同的稱號
相信光是本地人中就有大多數人都未必清楚更恍論若要將小吃推展國際後的所要直接面對名稱的問題
可這「北魯肉南肉燥」而「南魯肉北焢肉」的稱呼背後卻有大家都不願碰觸的文化敏感地帶
真是個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的難解課題


除了經典如魯肉飯與肉燥飯
同為日文漢字或讀音的甜不辣天婦羅與黑輪(片)也有著同樣困擾的痼疾
都是大家熟悉的油炸魚漿片但有的南部人有的恐怕不知道什麼是天婦羅
而北部人到了南部也不知道炭架上一片一片的就是所自己點的黑輪


對於甜不辣天婦羅與黑輪(片)的差異在網路上的討論與精闢解釋不少
這種日治時期即流傳下來的日式風味小吃
用自己說法簡單注解
以日文來說「天婦羅(てんぷら)」是泛指裹粉油炸物的日文漢字
「甜不辣」是則其讀音(tenpura)一個是字型一個是字音指的是一樣的東西
至於「黑輪(おでん)」則是我們熟悉的高湯加熱蘿蔔竹輪菜捲天婦羅丸子等等的關東煮


流傳到了台灣這些名稱的發展都有了各自不同的演譯
其中天婦羅較無爭議通常指的是白色魚漿捏成10公分元0.5到1公分厚油炸成金黃色的魚漿片
而甜不辣的說法就廣泛了也有人將上面的片狀天婦羅稱或者是拇指天婦羅稱之
更多的說法指的是將高湯燙煮一塊塊的天婦羅油豆腐蘿蔔魚丸米血等等之後淋上味增甜醬吃的特有小吃
至於黑輪除了本身關東煮的意義外其通常其代表的是油炸魚漿棒
來到南部地區常見炭烤的片狀魚漿片亦也稱之黑輪


這是簡單籠統的區分法
但其實個人支持回歸各自無須硬扣這是台北黑輪片還是高雄天婦羅的比喻
因為兩者間無論是外型口感都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雖然彼此原料與形狀都頗為相似
可魚肉的等級與麵粉太白粉間的比例決定了這兩者間的不同
通常北部天婦羅的澱粉比例高色白口感軟除了基隆一帶外幾無魚香味
而南部黑輪片魚肉比例高深褐色口感紮實Q彈魚香味較濃差異不小


在北部幾無蹤跡的黑輪片可以說是高雄專賣
而在與先前阿萬意麵一文中提到相同的三民市場當中就有這麼一家頗具歷史的知名黑輪店家
廖家黑輪創立於民國52年是一家已近半百的資深老店
早年叫做「黑輪伯烤黑輪」靠這炭火熱烤的新鮮黑輪片在這眾多經典美食聚集的三民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在廖家黑輪這有熟悉的關東煮與火烤兩種選擇
其中又以火烤較具特色
在北部稱做糯米腸或大腸圈在這叫做是大腸
店家非以人工腸衣而是少見的以真豬腸填充糯米花生灌製
腸衣的鮮在火烤後融入炭香滋味頗佳
●大腸(糯米腸) $35/支


至於香腸肥肉比例幾乎各半
外頭的緊繃腸衣烤的是幾能以酥脆形容
輕咬一口仿佛能如德式香腸般彈開似的
甜甜鹹鹹的口感並不覺得膩搭配大腸與醃小黃瓜真是絕配
●香腸 $15/支


至於黑輪片就有特色了
不同於一般北部常見燒烤攤的甜不辣
本身即已緊實的口感在碳火燻烤下外皮是脆口的
外緣較薄看似烤焦部份暗藏了炭燒焦香秘技
外脆內Q是炭香鮮香齊放加上了近來鬧上社會新聞版面的甜味沾醬
確實是與眾不同的好味
●黑輪片 $15/串




《次回予告》下一回主角來到是南台灣,請您猜一猜這是哪一家的小吃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阿萬意麵
地  址:高雄市三民區三民街184號
電  話:(07)231-3207
營業時間:16:00p.m ~ 23:00p.m 週五公休

喜歡早期那種以鐵皮書寫的手寫廣告招標
像是柑仔店常見的菸酒及飲料牌或者是電線桿上藥品廣告牌甚至大型如商家招牌
曾經有段時間還衝動的想找一些回來收藏
尤其是商家招牌由於是手工製作所以都是唯一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個性
雖然自己對書法沒什研究也沒太大興趣
但看這些不同於電腦文字時有歪斜時有胖瘦的筆墨可以讓人感受到那一份自然古樸純真實在的親切


只是環境的變遷
這種落伍的單調比不上五顏六色花花綠綠的色彩圖片醒目而逐漸的被取代而式微
市場上已不復多見不只都會區如此鄉村亦是如此是南北各地皆然
走過的小吃店當中記得的僅少數的
民樂旗魚米粉(招牌已更新)」「豐原正老牌豐原肉丸」「台北雪王冰淇淋」「板橋三豐芋冰城」「高雄米糕城」等仍有留存


對自己而言這種手寫招牌已是評斷小吃的絕對參考因數
做小吃買賣也許不是太難但要做到雋永就不容易
由於台灣的街坊小吃眾多淘汰的速度也就快
一家店要做到廿年以上就不容易表示口味上已能被接受
而這些個手寫招牌的店家少說有卅年以上歷史
不被淘汰足見美味過人招牌就像勳章般的見證了店家的繁華興盛


高雄不是咱們的地盤要找好吃的多半還是找要翻翻資料
在三民區三民街靠近自強街口的三民市場中就有這麼一家擁有手寫招牌的老牌小吃「阿萬意麵」
有了這招牌背書自然不怕踩雷
自民國53年開店至今「阿萬意麵」已開業40餘個年頭
「阿萬」是出身台南鹽水的老老闆匿稱現在已由第二三代共同經營


店裡牆上斗六的另一幅書法「意誠麵脃(音ㄘㄨㄟˋ,脆之異體字)」在整個昏暗的空間中顯得古意盎然
這意誠麵脃四字幾經思索與查察自解是「心意誠摯 麵條柔脆」之意
阿萬賣的是正宗的台南鹽水意麵
據聞係高雄第一家意麵
●乾意麵 $45



店家每天用鴨蛋來現做意麵是賣完為止
也不知是不是如此這裡是下午4點才開始開門營業
一把麵條少許豆芽淋上自製肉燥加上幾片滷過的後腿肉片看起來相當陽春


但一入口後肉燥的油蔥香氣四逸
麵條本身Q彈豐潤不像黃油麵容易軟白面不容易入味而是越嚼越香
搭配的肉片毫不含糊是適當的消靡了大量麵與肉燥之後的膩嘴相當可口


肉羹則是這裡的另一個強項
強調是自製這裡的肉羹不像市售以大量魚漿製成較軟身而是有彈性的紮實
以新鮮後腿肉加入醬料中醃漬後裏上蕃薯粉煮熟口感多汁鮮甜超有咬勁
褐色湯頭中簡單只有筍絲與蛋花有微甜的醬汁口感是同樣簡單的好味道
●肉羹 $40





下一回主角是這一位第一張圖相似性高辨識度低索性再來第二張給看倌們猜猜這是哪一家小吃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老李排骨湯
地  址:高雄市大同一路149號 (華南市場內)
電  話:(07)291-9721
營業時間:11:00am~22:00p.m

對於自己而言
排骨酥或者是排骨酥湯是台灣眾多小吃當中屬於比較低調的一群
無論是出門在外還是在家肚子餓了想吃東西的時候
通常想到的不外乎蚵仔麵線 甜不辣 臭豆腐 肉圓 或者是雞排滷味等等
也不知是不容易找還是根本太家常化在家就可以弄來吃
似乎很難讓人記得排骨酥是台灣小吃的一部份


一般咱們市場上常見的排骨酥屬於是八大菜系中的「閩菜」的一種
常見的不是乾吃就是燉湯吃再不則加入閩菜代表名菜「佛跳牆」是為主角之一
其實還屬常見只是容易被遺忘


說道排骨酥在台北的發展可說是百家爭鳴各踞山頭的渾沌局面
眾家「記字輩」如西門町「楊記」萬華「王記」北投「簡記」後火車站的「福珍」等等以排骨酥湯聞名
但似乎沒有獨霸市場的天王級店家出線
可老一輩的若提到排骨酥相信對同屬「蓬萊」系列的三家餐廳可是名震一方


離開台北後來到中台灣豐原「廟東清水排骨麵」可說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獨佔鰲頭
縱使有許多批評的聲浪但論起知名度相信還是無人能及
至於東台灣花蓮的「來成排骨酥」名氣在宜花東一帶也是響叮噹
要是來到了南台灣「老李排骨湯」就是不二人選


老李排骨湯創業於民國60年是已經有40年歷史的老店
位處高雄市新興區以前叫做「新興市場」的「南華購物商場(又稱南華夜市)」當中
小小暗暗的的店面若沒有大紅醒目招牌還真不算好找
門口張貼無數各大媒體的採訪報導人氣名聲可見一般


店裡的主角是排骨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排骨酥湯
店家以豬小排加上十餘種香料配料醃漬入汁入味後後拌入蕃薯粉沾裹
以高溫油炸後外觀呈現比一般市售排骨酥還要黑的色澤
以小碗盅將炸好的排骨酥加入冬瓜以及加有香料熬煮的高湯一同入蒸籠燉煮到肉質軟爛
起鍋後再加點芹菜株與香菜增色增香
●排骨湯 $50


閩南式的排骨酥好吃主要來自於其油香氣與醃漬味
這一點老李排骨酥湯將發揮的不差
肉質軟爛冬瓜入味解膩是基本功不用多說
老李排骨酥湯的特色在於混入炸粉後混濁的湯頭帶有些許油香與醃漬醬香的濃郁
以及微微中藥味與下手極重的黑胡椒釋放出的濃濃香氣
肚子是又暖和又飽足


●排骨麵 $75


至於另一款特賣是吃遍台灣僅見的白色油飯
說是油飯其實它看起來更像是魯肉飯或肉燥飯
並非以糯米製作而是由一半蓬萊米和一半糯米所蒸煮
上面除了絞碎的五花肉和瘦肉外更加入了一些排骨酥的肉屑加進去
有了傳統油飯先入為主的卡位我想我還是只能把它當成魯肉飯吃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排骨酥的好滋味
●油飯 $25



●燙青菜 $35



時間有點久,相片也不是太清楚,不過還是要請猜一猜這是哪裡的小吃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鴨肉珍
地  址: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231-2號
電  話:(07)531-4630
營業時間:09:30a.m~00 :00a.m(不定時公休)

日本人說平民美食成功的三要素為好吃(美味しい)、快速(早い)、便宜(安い)
這是他們的說法不過相信大半也是因為類似我們這裡帶點韻腳的順口溜而生
因為民族性的不同換成咱們這邊「好吃便宜」這是重點要求
但相較於「快速」這點似乎就沒這麼被重視
老闆有意無意的慢慢摸慢慢做願意等待願意排隊的恐怕還是大有人在
從經驗上判斷「態度」「衛生」「誠信」「品管」似乎才是我們這的附加要求


這一次來到的店家是一樣是位處於高雄美食量販地的鹽埕區
沒有招牌沒有價目表整個二層樓紅磚造店面亦老舊如同古蹟般
但是憑藉著「好吃便宜又大碗」加上滿滿的親切感不只是在地鄉親相挺
在媒體放送宣傳之下似乎也漸漸成為外來饕客朝聖的必吃美味


在地五十餘年現在已來到是第一代及第二代共同經營
因為是創業老闆「吳登珍」之名
故沒有招牌通常被稱做是「鴨肉珍」或者是「新樂街鴨肉飯」
店內位置不多但滿到店外的騎樓馬路可就熱鬧了
十數張桌子是陣仗可見一般
平常日的用餐時間已是一位難求遇到假日則可是幾乎用搶的才有機會


沒有菜單這熟門熟客的點菜就像自己家廚房可許這點更能張顯親切特質
初來乍到而不知怎麼點的只消瞧瞧隔壁人家怎麼點跟著點也八九不離十
因為這裡的菜色也不太覆雜
算一算大致是 鴨肉切盤 鴨肉飯 肉燥飯 乾米血 下水(綜合)湯 心肝湯 乾燙鴨腸 燙青菜 等等幾味
不只好吃便宜這店家上菜也是相當快速


至於份量呢就更別傷腦筋
無論是是切盤還是肉湯只要坐定後店家會看人數來打量斟酌
為的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務求吃的品質大家都能吃的剛剛好
●鴨肉飯 $50
●肉燥飯(大) $30



早年鴨肉珍並不賣鴨肉飯
而是一碗消魂的肉燥飯即北部人所稱的魯肉飯最是為人所樂道
有別於雲嘉地區鴨肉加上鴨油的風格
鴨肉珍的鴨肉飯是以鴨肉切片澆淋上肉燥滷汁相較下是豐富有餘


鴨肉珍的肉燥澆頭以蹄膀白肉為主
切成肉丁狀的肉塊整個滷到看有形食無形的入口即化境界
肉皮膠質的黏稠與白肉的綿滑豐潤
兩者綿粘合一的油潤搭配醬汁厚實香氣整個是甜鹹適中的一試成癮


水煮鴨肉經過老闆特別加工烘烤手續
微微的燻香外皮下有較一般坊間來軟嫩的鴨肉肉質
雖仍避不了鴨肉的先天澀口口感
但這處理後的多汁鮮香加上特調沾醬果是不辱盛名
●鴨肉切盤 $50(視人數老闆隨切)



雖是極其鄉土人親的用餐環境但鴨肉珍處理的鴨肉不見高雅可精緻有型
便宜又大碗無怪乎老闆要控制份量
以免囂張跋扈的大爺們因價格便宜的一次搜括


肉燥飯(鴨肉飯)與冬粉是店裡的唯二主食
鴨肉清甜無敵融入湯汁肉後肯定是百變不敗
加入少許嫩薑絲的鴨肉米粉
一個字一個字融會貫通
●鴨肉米粉 $60



同樣以鴨肉湯為基底
這綜合所以鴨腹內臟而成的下水湯根本是佛心來的
除了新鮮還是新鮮真是好味
綜合下水湯 $30


無論有沒有人猜,規矩還是不能改,知道這是哪家小吃的猜一下唄~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苓雅油煎肉圓
地  址:高雄市苓雅區文武三街55號
電  話:(07)339-4226
營業時間:07:30am~13:30pm 每週一休息

未曾注意到是受美食節目的誘惑才讓自己從此墜入貪嘴好食的泥沼之中無法自拔
亦或是天生一副好吃鬼本性使然就專挑看這些個害人節目來暴虐自殘
無論如何自電視節目當中來獲得美食資訊相信不只是自己也是大多數愛吃鬼朋友的心靈導師
美食節目在台灣的興盛當可追朔至1990年代有線電視系統的開放時期
豐富多樣的題材加上廉價的製作成本以及摸蛤蜊兼洗褲的廣告節目化效果
恰時的提供了大眾對食遊資訊的需求至使此一類型單元盛行不衰
十數年來無論是以專業播報或是綜藝嘻戲方式所呈現的美食節目印象當中幾乎不曾停止過


而在這些個用腳驗證用筆記錄用健康做付出的日子當中
曾經納悶為何這些節目總有是介紹不完的店家與美味持續做為介紹的題材
但這麼一個以現在角度看來狹隘無知的想法
卻在持續不斷的循跡追逐過程中開拓了視野逐漸對台灣美食的精深有更新的認識
體認台灣各個角落美食的豐富多元是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來驗證



不久前曾經以滷」肉圓為題分享過高雄三塊厝肉圓嫂」的文章
滷」字一出當真非同小可是整個顛覆了對肉圓根深柢固非炸即蒸的傳統印象
只是這滷」肉圓怪但肉圓在高雄的怪」並不僅於此
這一回更將以「煎」肉圓來做為呼應


相較於三塊厝肉圓嫂滷肉圓的「特立獨行」
這異於「常規」的煎肉圓看似走的是旁門左道
但其實在大高雄地區竟有著為數還不少的店家分佈在這裡也許它才是主流
若真要形容它「怪」恐怕就只能是見怪不怪了
其中有如是
旗山鎮延平市場的「榮記」
旗山鎮永平街的「吳記」
三民區建興路的「吳記分店」
三民區新民路上無名店
苓雅區林西街的「楊家」
與鳳山市南光街上無名店等是族繁不及備載


所謂煎肉圓故名思義直接而了當就是將原本該是油浸加熱的肉圓改以油煎方式來處理
而這種少見'將肉圓皮酥炸作法真要以外型來攀親附戚
以大火油煎的肉圓之霸北門口肉圓算得上是比較接近其血統的一支


以豬油將生肉圓半煎炸的處理至表面焦酥
這煎肉圓其實口感也如所見的是一整個酥脆到不行
除了原料相同之外口感外型幾乎完全不同於以往油浸式肉圓
但經過了大火的逼油效果肉圓皮竟是不油不膩的令人稱奇


中午時分的循著地圖來到了店面
早聞店家生意興隆是只做上午半天只消到了中午用餐來客一多常是提早銷售一空
而來到的當下確實人潮不斷尤其是外帶的還真是絡繹不絕
這來來去去的人潮將室內略顯陰暗的紛圍增色不少


店內除了「花式」煎肉圓這店家也有那「正常版」的清蒸肉圓可做選擇
另外筒仔米糕四神湯等的也都有頗不錯的好評
至於價格部份普遍還算合理親民


猛地一看這油煎肉圓上頭澆滿了佐醬似乎與坊間肉圓沒太大的不同
回頭看看鄰桌看起來像是常客主顧一般的都會向老闆要求要「醬」「料」分離
是醬來一碗煎肉圓來一碗
待上桌是趕著酥皮尚未潤化口感尚存前趁熱或沾著吃或自行澆覆著吃當是標準用餐方式
●油煎肉圓 $25



以醬油膏加上甜醬的肉圓醬料香潤順口
與坊間油浸肉圓醬料不同的是醬油膏比較都過甜醬
這一點反倒像是清蒸肉圓醬料的作法


煎的酥香的脆皮內層仍保有是肉圓Q彈帶綿的表現
內餡用以大量醃漬肉塊飽滿有料
整個肉圓少了一般油浸後產生油脂豐潤的厚實感
取代的是逼油後不油不膩的清新口感
油煎並非標新立異獨特手法口感真的不一樣






站內小吃分類-肉圓
這小吃算是特色100但知道的恐怕不是這麼得多 猜一猜囉

這小吃算是特色100但知道的恐怕不是這麼得多 猜一猜囉

 

這小吃算是特色100但知道的恐怕不是這麼得多 猜一猜囉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

新大港香腸
地  址:高雄市三民區十全路和孝順街的保安宫
電  話:(07)322-2711
營業時間:15:00p.m~19:30p.m(賣完為止)

利用詼諧有趣的電話號碼來做披薩生意
利用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來使量販店的廣告烙印在每個人心中
這些個廣告行銷手法的成功相信讓每個人都印象深刻
看似現代商業的銷售模式其實從小就存在於咱們身邊的台灣小吃當中
有如是聽到了把噗就知道賣冰淇淋的來了
聽到杵臼的金屬噠噠響就知道這是賣麻糬的
看到了彈珠台與瓷碗骰子就之想到烤香腸
當然還包括有那提起嗓門高聲叫賣的饅頭包子與燒肉粽


在這當中烤香腸要算是其中相當特別的一支
由於其烹調簡單無須複雜工具
常見路上規模大有小推車小有摩托車以及腳踏車都能做起烤香腸的小生意
其便利性讓它成為是各類慶典廟會遊行活動甚至是觀光景點等經常出現的固定班底
幾乎是只要有人潮就能發現其蹤跡


這一回的目標即是以廟前廣場做為根據地
在某一回的電視節目中吸收而對那滿滿排隊的人氣印象深刻
但由於只少少的在下午到傍晚幾個鐘頭內開門營業
上一回的撲空這一回特地是算準了時間報到


走入十全路上加油站前的保安宮內的「新大港香腸」攤幾個特殊景象讓人難忘
一是印象所及有這一類香腸攤中最大型的抽排煙機
二是被一個個虎視眈眈猛盯著老闆手上剛烤起香腸搶食的人潮
只見幾位矇著臉負責烤香腸的歐巴桑雙手是幾乎不曾停歇


見識過的香腸攤不算多但起碼甘願排著隊買烤香腸的攤子像龜山文化一路上的無名攤
烤架上同樣一堆滿滿香腸烤到無法停手像台北泉州街黃記皇家現烤香腸
可首次見這「新大港香腸」旁圍食的人潮人手一根叉子
完全採自助方式取食吃完後買單的「愛心香腸」買賣可真讓人開了眼界


這裡可「內用」可外帶人都的時候記得分兩邊隊排
外帶的無論香腸或大腸可吩咐老闆切分或不切
內用的看到香腸搬離烤架擱至鐵盤便可自行插取吃完後「誠實」回報付帳


除了有南部人特有的「良心買賣」
最值得一提的個人認為莫過這裡免費提供的醃黃瓜
不僅在這裡內用可無限量供應臉皮夠厚就吃到飽
連外帶時老闆給的份量都不會少相當阿沙力


新大港香腸強調以胛心肉與後腿肉製作
瘦肉比例較高咬下後沒有明顯特多的湯汁但也不會乾澀
肉塊塊質明顯不確定但似乎並非機械絞肉製成
沒有過多的五香粉蒜香粉調味肉香十足
●香腸 $20


值得稱許的是店家一方面做生意一方面烤香腸
可這香腸烤得每一隻都恰到好處可說是多一分太都少一分太少
每口咬下繃到臨界緊實的真豬腸衣在口中爆開
並不會如較差市售香腸腸衣沒繃緊的咬不開拖泥帶水還藕斷絲連
這一口不油不膩新鮮有嚼勁的香腸搭配微甜微酸還帶點微辣的醃黃瓜來解膩
真是完美的二重奏讓人一口一口的吃不停嘴




以真豬腸灌的大腸即我們常說的米腸或糯米腸
說不上特別但在碳火的加持下同樣緊實的腸衣有著濃濃鮮香
平凡但韻味足同樣涮嘴停不了口
●大腸 $35


站內小吃分類-香腸

 


知者為知之 不知者為不知 擺個配角上來要考驗一下各路英雄好漢了 再猜猜這是哪裡的小吃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方家雞蛋酥
地  址:高雄市三民區大連街131號前
電  話:(07)311-0617
營業時間:14:20a.m~19:00p.m

常年在北部的生活對於高雄飲食的印象早期多不離旗津吃海產與六合夜市逛小吃
而以往想藉由報載資料來依循造訪高雄卻也總感高雄小吃在資訊方面上的貧瘠
少了門路總難以找到自己屬意的傳統小吃
但近年來新興美食節目的活躍引導是讓自己對於高雄小吃算是有了進一步認識而有完全不同的改觀


有句通俗俚語是這麼說的
沒知識也要有常識沒常識就得常看電視
而時下電視傳媒一股腦的盛行美食節目就是如此的貼切
在這收視率支持背後所代表的是電視已是這些愛吃鬼們賴以憑藉的重要寶典


自己亦是這方面的受惠者
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常依照是美食節目的腳步一一驗證
但每個人對介紹中的美味評斷總是有人稱好但也有人嫌言過其實的各人不一
而對於首次見識到到的方家雞蛋酥
由於店家以唱台語歌曲免費換一個雞蛋酥噱頭來招攬
這麼一個讓人覺得花招大於美味的報導其實第一印象並沒有大好


以普及來說雞蛋酥算得上是高雄特有小吃
如是知名渡船頭的蘇阿嬤及這方家或是薛媽媽與眾高雄夜市當中都不難發現其縱跡
只是這特有或許應該說是型式上的突出
印象中這與先前所討論宜蘭的嘟好燒甚至是台中的天天饅頭都有個不少的相似性


抱著辜且一試的心態在參觀高雄科工館後來到了不算遠的方家
循著行前整理好的地圖找到馬路旁插滿旗幟的小推車位置不算難找
民國47年開始創業是50餘年的資深老擔
但這第一印象是裝扮的五顏六色少點老店才有的懷舊穩重氣質其實小有失望


擔頭前明顯擺放著的是媒體視為戲梗的唱台語哥換雞蛋酥告示
可悶騷型的自己肯定是不可能為此下海一試
雖然自認為台語歌當唱的不算差
而正向老闆點滿4種口味雞蛋酥插手等待
老闆卻親切的提醒這裡是自助試包裝表明需求現做現炸後是還須得自行依取袋裝盛


4種口味從或扁圓或長條不一的外型可以清楚辨認不會搞錯
外觀的不起眼但是口味我想在這裡還須得對這雞蛋酥先前的不看好致上由衷的歉意
本以為這不過是尋常一般的油炸甜食
但入口後外表的酥以及麵心的油香濃郁口感雖時隔已一個多月卻還至今印象深刻
●雞蛋酥(原味) $15





若要說到成功的關鍵我想絕對是首要
這剛油炸上鍋的雞蛋酥口感類似甜點
開口笑」的油酥卡茲卡茲口感在口中極具嚼感
齒間觸碰到酥皮時的酥脆磨擦極是舒服
而帶有甜味的綿密紅豆吃起來不感膩口
一個只消15元的合理價格個人認為相當值得
●雞蛋酥(紅豆) $15





熱騰騰的雞蛋酥麵衣酥香無敵
而這店家的4中口味「原味」「紅豆」「花生」「咖哩」內餡也沒含糊
各種內餡都相當到味
濃郁的花生香味還沒咬就能聞到香氣
入口後的不會個份甜膩的適切口感這香氣是滿嘴芬芳韻味持久
●雞蛋酥(花生) $15



唯一的鹹口味是以鮮肉青蔥搭配的咖哩內餡
排在前三者甜味餡後出現乍看突兀
但相信我這咖哩餡有咖哩香不麻口溫潤順口搭配這酥香麵衣再速配不過
4種口味個人都相當喜歡
●雞蛋酥(咖哩) $15



站內小吃分類-油炸麵點

 


【同樣要請各位愛吃鬼格友猜一猜囉~】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汕頭陽春麵
地  址: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270號
電  話:(07)235-8517
營業時間:16:00p.m~04:00a.m

即便是時隔了數十年
入口後那一聲來自心底的對就是這個味」還帶點迴音的呼喊
猶如昨夜還殘留在嘴角餘味那般的印象深刻
由味覺幻化而來的兒時景像伴隨
那是一種久久不能平復的雀躍與感動


又是間有著童年回憶的老味道
令人訝異的是這一回竟是在相隔近300公里之外的高雄出現 
其實在來到這家店前時便已滿懷期待
期待這當是人生第一碗陽春麵的「汕頭麵
」回憶能夠重溫


這是間非主流外地人知道不多但有許多在地鄉親推薦的老麵店
首任的創始來闆乃是來自於廣東的汕頭
遷台之後便在50多年前是開設了這間在高雄火車站附近的「汕頭陽春麵店」頗受歡迎
現已由第二代女兒來掌舵經營依舊是人氣未減


市場裡汕頭火鍋汕頭牛肉麵以及汕頭麵充斥
似乎掛上
汕頭二字便是正統就是美味
尤其是「汕頭麵」由北到南都不難發現其縱跡
這些多半隨著政府遷台的老兵所留下來的手藝
在世代的交替中卻也是逐漸凋零愈發少見


賣的是從下午四點開始到凌晨的下半場
不曉得這些個店家跟那些個午夜場食客在想些什麼
就像與坊間多數麵店一樣黑白切是最大的獲利來源
這家汕頭陽春麵所準備的小菜不算少
處理的也算道地乾淨但價格上卻沒有以為有那南部該有的親切




在著手寫下記錄前掙扎許久
一直返復追問自己該如何來陳述所謂汕頭麵的口感與口味
半輩子的熟悉卻拙於表達與形容
這碗澆淋有不少豬油滷汁的乾麵有點類似熟悉的油乾麵
份量不算頂多但上桌後濃郁豬油香氣便迫不及待直衝腦門
●乾麵(小) $40



覆蓋著是幾片氣質里肌肉片
比油麵稍細的麵身卻有更強的勁道
帶有捲曲模樣其實有那日本拉麵的影子
單以味道形容應該說是日本拉麵躺在台式豬油醬汁中還散發有豆芽的香味
這碗麵相信拿掉了回憶美味的主觀後還是碗相當好吃的汕頭麵


就像上篇武廟肉圓文章中提到點肉圓附柴魚湯
自以為特殊的是在這點乾麵也還附清湯
小小一碗濃郁骨湯調料特清淡但搭配重口味的乾麵卻十分速配
●清湯(隨乾麵送) $0



看過了其他在網路上的評價
對這碗調味同樣清淡的湯麵多是置放在乾麵之後
但也許是回憶加分
這一碗味道有如是福州乾麵中餛飩或魚丸湯湯頭風味
有同樣淡淡豬油香氣的湯麵個人評價不差
●湯麵(小) $40



別在說這粉灌腸少見了
在小站的宜蘭或新竹等小吃中最少已出現了不下五次
只是顏色上或填充物有所不同
這切的較一般為薄有著較常見Q實的粉灌腸
粉漿略經調味口味較重也是不錯的麵搭
●粉灌腸 $40



站內小吃分類-切仔麵乾麵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三塊厝肉圓嫂(37)
地  址:高雄市三民區建國三路389號
電  話:(07)251-4657
營業時間:06:00a.m~18:00p.m

北油泡或南清蒸
這是台灣小吃肉圓」在一般人心中習以為常的認知
幾乎是市場僅見的手法但卻不全然如此
真要細分像是彰化北門口以大火油炸是真正的炸肉圓
或者是嘉義一帶是乾脆吃冷的而有所謂涼肉圓出現算是較為少數的特殊
發想若以等中華料理中常出現的煎煮炒炸或蒸燴烤燒等烹調方式
而不再只是油泡清蒸這兩老招走天下當能開出新隔局



直到是投入鑽研之後才發現這種另類想法早已存在
只是視野太小以井窺天而不自知
這是小站想以百大肉圓挑戰當中首次出現的高雄肉圓
專程的特地選以是有別以往突破傳統印象的肉圓為這一次的目標出發


若按以維基百科當中所載台灣各地較知名肉圓
如是彰化/北斗/新竹/台南/高雄/屏東/台中等地
除了高雄肉圓之外小站中多已涉獵拼湊
而這一表列中第37處的的高雄三塊厝肉圓亦是其中收集的最後一塊


分類不是沒有道理
雖同樣被稱為是肉圓
但或泡或蒸或軟或硬的肉圓在台灣各地發展迥異是各有特色
坦言自己對於高雄肉圓不算熟悉
最深的印象莫過於有滷有煎有蒸有炸感覺是一整個「怪」


幸運的趕在店家傍晚六點關門前趕到
這位於高雄專賣南北雜貨的知名三鳳中街附近馬路旁算是顯眼好找
坐定後向店家要了份可以單點一個15元的肉圓與湯品
我想如果不是早已在媒體上有做行前的認識
恐怕會被這從陶甕中挖起肉圓的動作給嚇著
畢竟您知道的真的很像
●肉圓 30元/2粒


說起這滷肉圓還真是走過全台後目前為只的僅見
從甕中撈起肉圓入碗後澆淋上些許的蒜泥
說是醬滷的其實較像是清蒸肉圓淋上滷肉澆頭
以滷汁取代醬料


切分開了肉圓內餡僅有的鮮瘦肉塊
這內餡有肉醬料也是肉是一整個用料紮實
肉圓皮雖然過滷但彈性未失加上滷汁的攀附整個口感豐潤好味
像是薄芡過了滷肉醬汁味鮮味濃但不不過鹹直接吞食亦相當順口
整體口感有如先前所說是清蒸肉圓加上滷肉澆頭
無論是肉圓的皮餡醬都相當到味好吃


至於店裡頭的各項湯品普遍來說是中規中矩
丸子品質不差大骨湯頭本身夠鮮夠濃
有中南部才有的親民價位
●貢丸湯 15元



原本以為肉圓只是噱頭耍孤僻
但親自體驗確實有它的獨到美味值得一試

●魚丸湯 15元



站內小吃分類-肉圓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冬粉王
地  址: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三路168號
電  話:(07)551-4349
營業時間:08:00a.m~20:00p.m

「冬粉」或稱「粉絲」「粉條」
通常不是吃完火鍋最後收尾可有可無的配角
再不便是便當盒中美其名叫螞蟻上樹的小菜
就連價目表或菜單上的排列始終都落在麵與米粉之後
在台灣小吃的眾多食材當中大多都給予人是次要的跑龍套角色印象
如此的低調行事卻有著的高人一等的包容力與不強出頭的隨和個性讓它的人緣極佳
相當容易的成為是各種美食的百搭
而一般常見伴隨出現的通常多以豬腸與鴨肉居多


冬粉在坊間小吃中並不盛行
豬腸冬粉與鴨肉冬粉是其間相對較為常見的小吃
以綠豆或澱粉製造的透明粉條本身幾乎不帶任何味道
即便有著容易吸水膨脹特性但不耐久煮卻也限制了發展
而這些特點也使其常被定位是二線角色多是依附吸收滷汁或高湯一類的料理而生存



多年前即注意到高雄有這麼一家自稱是冬粉「王」的店家
市場以冬粉為主打的小吃本不多加上狂妄的以「王」為自居自然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殊不知冬粉「王」是此王非彼王
而是店東王炳山先生在高雄賣冬粉賣出名堂賣出名號
這久而久之的賣冬粉姓王的叫慣了索性便以「冬粉王」為號

於民國59年開業有近40年的歷史
舊址原本開設於鹽埕區大勇路七十之一號
唯因高雄捷運的施工位處鹽埕埔站的老店搬遷到了現址
其寬敞明亮的大空間當是近期各地吃吃喝喝所見當中這一類小吃商號中最為壯觀
估計一個層面同時坐上百來位的食客應是不成問題


牆上醒目的大紅敬老匾額旁的敬老免費告示據聞是自舊址便開始施行是延用至今
店家的樂善好施讓整個用餐的空氣都格外顯得溫馨
卻也巧妙的掩護那價目表中稍嫌昂貴的幾味黑白切
這一切似乎就變得合理不這麼重要


由於其早開市營業時間則含括了三餐
不少的在地鄉親是一大早便登門來碗熱騰騰的冬粉湯為一天的努力來暖身
一碗冬粉湯一碗地瓜飯不須花費太多
特殊的是店家還賣起那罐頭鰻與罐頭魚
這罐頭都能拿來做起生意自當是相當引人側目


以大骨及下水內臟熬煮的高湯對上來自台南的冬菜與冬粉就是碗簡單的冬粉湯
這碗冬粉湯份量說不上多外觀上也是一整個僕素精簡
可也許就是如此的單純整個冬菜與大骨湯的香氣在上桌時顯得特別濃郁
●冬粉湯 $30


剛上桌的冬粉Q度尚足不會軟爛
每一口咬下都還能感受的粉條的頑強抵抗
吸足了肉鮮精華與冬菜鮮香的冬粉滑潤順口到一個不行
若是嫌這陽春冬粉湯太單調也可以點碗豐富加料的豬心豬肝腰子等冬粉湯來犒賞自己
待喝完湯汁或湯汁被冬粉吸附後別忘了向店家要求加湯


至於乾冬粉少了高湯的庇佑與掩護份量就顯得更為單薄
以高湯小煮加入醬油蔥末與肉片賣相不差
同樣擁有Q彈的滑順口感
口中多了份充滿古早風味的醬香
好吃但份量再多些更讓人滿足
●乾冬粉 $40





難得走一趟高雄偶爾奢侈些當不為過
這盅要價其實不算過份的干貝湯沒給我們失望
一整碗7~8粒稱不上碩大但真的也不小的完整干貝將整衷湯帶的是鮮美相當
一絲一絲纖理仍緊實不鬆散一口咬下吸附其中的干貝湯汁如口中爆散是滿口鮮香
同樣飽吸干貝湯汁的蘿蔔塊口感甜鮮有豐富口感之功
不常見的干貝清湯相當實在
●干貝湯 $80



店裡所附的豆瓣辣醬頗為好味
口味猶如一般常夥同冬粉湯出現的「辣高麗菜」
酌量食用美味更添


站內小吃分類-粿仔條米苔目米粉湯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六合夜市莊記海產粥
地  址:高雄市六合夜市(捷運美麗島站11號出口)第130攤
電  話:0929-974561
營業時間:18:00p.m~05:00a.m

無論是北士林南六合」是北廟口南六合」或是北士林南花園
指的是台灣南北兩地最大也最具知名度觀光夜市的分佈
這當中是誰配誰個人認為沒有絕對的對錯
不管是士林廟口六合還是花園甚至是台中逢甲」等
無一不是跳脫區域性成為盛名遠播的國際級觀光市集
亦也成為是各地觀光的發展重點


對高雄六合夜市的認識極早
記得早期只要是南遊行經高雄附近便都會特地逛上一圈
沒特別原因主要是六合之於高雄早已如名勝景點般是重要地標
沒來走上一遭就好像沒來過高雄一樣


六合之於高雄幾乎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但在高雄在地鄉親的心目當中六合夜市似乎總得不到關愛的眼神
口卑名聲幾乎只建立在外來觀光客及傳播媒體上
我想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是觀光等級的昂貴價格讓人卻步
這一點與基隆人對廟口夜市的評價還頗為雷同
同樣的道地小吃在地美味高雄就人寧可到風格頗為類似台南花園夜市的瑞豐夜市消費


撇開價格不說來談談六合夜市中的經典美味
除了為數不少的平價牛排與熱火快炒海產店
知名還如因歌唱節目走紅的「鱔魚麵」及烤肉之家土魠魚焿」與木瓜牛奶等等各種選擇
但最為人所樂道的莫過於夜市口開業已逾卅餘年的莊記海產粥


也許是挑了個假期期間內的造訪
我想若不是早已對這海產粥有個基本的認識
肯定對這現場滿坑滿谷應該是目前為止見過最壯觀的人潮所震懾
先不說將近百來位逕自低頭品味的食客在現場光想找個地方等著坐都不是太容易
但在好不容易坐定後本以為這大陣仗恐怕還得等上一等卻出乎意料的沒過多久就上桌
足見店家對這場面的熟練度奇佳


海產粥在台灣小吃中算是相當普及由南到北不管靠不靠海都不難見
入門門檻不高只消是食材新鮮幾乎都能算是一碗不差的海產粥
六合夜市的莊記湯頭特別是以柴魚大骨與雞骨熬煮
清徹清透但鮮味十足
搭配以筍絲 花枝 蚵仔 蟹肉 蛤仔與冷凍甜蝦等海鮮同煮的湯
最後與加上芹菜末 蔥末 與香油還有那勘稱靈魂所在的蒜酥提鮮
除了人潮暴多可能是前所未聞這一碗90元的國際級小吃售價應也是難得一見
●海產粥 $90


莊記的海產粥屬於是湯飯」一類
即是將煮熟了的米飯放入對好調味的熱湯中
而非一同熬煮湯鮮不會被米飯吸收
這樣會有較為清澈不混糊的湯頭與粒粒分明的米飯
有新鮮無敵的各種海味加上冷凍蝦釋出的鮮甜
整碗海產粥有讓人不同坊間的清新感受
擺脫那既設冷眼看待不過就是海產粥的刻板印象
湯頭極致清甜蒜酥油香與海味鮮香協調合味
雖然就只是海產粥但確實有讓人一試再試的回鍋好本事


不能不提是隔壁128號攤的鹹圓湯雙生店
以鹹圓湯及魚丸湯為主打
有清淡的湯頭來陪櫬味重味濃的鹹圓湯
帶點中藥五香香氣的內餡亦是人氣相當高的一品
●綜合湯 $40


站內小吃分類-米食稀飯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米糕城
地  址:高雄市鹽埕區大仁路107號
電  話:(07)533-3168
營業時間:09:30a.m~22:30p.m

那是個老家還在板橋大觀路中山實小附近的小學階段
人生的第一碗米糕記得是在一處電塔下的不起眼推車小販
沒有招牌簡單是一鍋熱湯與一籠蒸鍋
盛著冒著煙的淡褐色糯米飯淋上肉燥配上了碗免費的柴魚高湯
前所未以有的美味口感飽足了當時下了課餓著肚子的好動小孩迄今仍印象深刻
直到了長大後同樣的嘉義米糕延續到了台北市西藏路與中華路口
早期稱之「呷七碗」米糕後則稱之「福氣」米糕
但這特色獨具的地方小吃始終未能獲得本地人的賞識生意未見起色終至沒落
嘉義米糕在台北的發展也似乎便從此消聲匿跡


這一段開場白中所說嘉義米糕其實跟本文的台南米糕有段落差
只能算是借米糕之題發揮紓發對嘉義米糕的思念
米糕在台灣小吃當中與肉圓麵線等同樣有著分門別派的族繁葉茂
在北部通常採以香菇肉絲蝦米油炒稱之為油飯
但到了中南部則多採以蒸炊烹調
如是清水筒仔米糕嘉義米糕」與「台南米糕
更而甚之的可以是以甜點製作如福圓(龍眼)米糕等等是種類相當豐富


一般來說除了筒仔米糕在北部的普及度較高其餘則是相對的低
想在台北吃碗正統美味的南部米糕不識門路的恐怕得花點功夫憑點運氣
而十多年前循著美食圖鑑來到高雄的米糕城充滿鄉土性格的地方小吃讓人印象深刻
幾乎是在不常南下高雄的每回都想再次登門的好味道


米糕城在大高雄地區米糕界來説算得上是間看板店家
名聲久遠吸引了無數來自外地慕名而來的遊客
可這人氣近年來似乎也多依賴著外來客的堆砌
真正在地的多對那前後任店東口味及服務態度上多有怨言
寧可選擇像是鳳山的貞香小吃店與中山路夜市內的鄭家專業米糕店
或是前金區的小暫渡(前米糕金)以及同於鹽埕區阿將米糕甚至是西子灣的萬全等等


也許是樹大招風也許每個人的主觀選擇
在台灣幾乎所有知名的小吃老店都逃不過如此放大鏡下的檢驗
沒能一一的將所有店家的口感彙集不做評論
無論如何久違了的熟悉已足夠滿足我們的嘴滿足我們的思念


熟悉的米糕身影這倒是第一次出現在剛開店大清早
早已備妥閒置的胃更是蓄勢待發
糯米澆淋上了甜味肉燥添加點魚鬆與醃黃瓜
其實就是很簡單的組合自己也納悶為何總是難敵誘惑
●米糕 $30



台南米糕與嘉義米糕最大的不同除了甜鹹兩異個人以為便是肉燥的肥與瘦
米糕城的米糕亦是如此
久滷入味的肉燥除了比例不少的白肉還有著台南血統一貫的甜
新鮮充滿鮮香的魚鬆有著酥鬆滯口的粗糙口感吸附了肉燥滷汁的過盛甜膩
加上醃黃瓜清脆的酸甜有充分的解膩與層次效果
整個米糕的豐潤顯得內斂


由於糯米黏性高吸水性差
澆淋後的滷汁通常很快便滲流入碗底
而在這有如湯泡飯一樣的一口飯和入一口滷汁的順口酣暢相信也是米糕吸引人的主因


不易消化容易脹氣是糯米的屬性
不適者來碗北部稱之魯肉飯的肉燥飯鹹中帶甜甜中帶鮮亦是上選
●肉燥飯 $20



一家子出門吃飯總是得看小朋友臉色
捨棄了米糕城引以為傲的綜合肉筋這回點的是吃上癮的虱目魚肚
有著北部少見的新鮮油嫩
少刺的鮮香一連還點了兩尾是欲罷不能
●魚肚(虱目魚) $70




至於捨棄了同米糕齊名的四神湯改選魚丸湯倒非小朋友主意
同樣是考量了近來已持續飆高的膽固醇指數
沒有不自然的彈脆而鮮味十足
一碗小巧玲瓏的魚丸湯與甜味米糕搭配亦是滿足
●魚丸湯 $25


站內小吃分類-肉粽油飯米糕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大胖碳烤三明治
地  址:高雄市鹽埕區大公路78號
電  話:(07)561-0262
營業時間:07:00a.m~11:00a.m
     18:00p.m~24:00p.m

參閱過包含維基百科在內各方對於台灣小吃」所下的定義
有像來自是彼岸客觀的觀點亦有像是本土學術研究報告等說法
這些因早期社會的困苦以及資源的貧乏
所衍生人民利用手邊食材加工製作成各式的平價商品兜售糊口的餐食
特有的品項與普及度我想應是舉世僅見
某種程度上個人認為應較台菜更能代表出台灣的飲食文化


這一段路走來總是以搜集台灣經典小吃為目標
除了大口品嚐食材本身的美味常也不忘咀嚼美味背後的故事
格中已多次以三明治來做討論
之所以有上面一段的發想
乃是想試圖了解這印象中屬於西洋飲食的三明治在台灣小吃中的定位


若非是再次介紹
連同先前的基隆廟口碳烤三明治 洪瑞珍三明治 龍月堂糕餅舖
其實還沒發現自己對於三明治似乎也有著不小的興趣
這一回難得的再次來到南台灣一遊
自覺另類的將在基隆廟口碳烤三明治一文所提到的大胖碳烤三明治列入了本次獵食行程當中


而所謂自覺另類應只是在高雄眾多經典小吃中卻仍然獨鍾三明治的自我消毒
也許是對上面提到的三明治皆有不錯的好感
每每在出遊前皆會對當地小吃特別留意選定
但這一回硬是揮淚排除其他小吃特地前來一探南北碳烤三明治的優劣勝敗


來到高雄後發現其實賣起碳烤三明治還不只一家
但論口卑講深度的大胖碳烤三明治」當是箇中首選
民國54年開業迄今已有40餘年
原本在大智路上的老舊狹小店面現已遷移到了鹽埕的大公路上名店萬有全火腿對面


首次的來到若不是門前有著排隊的人潮
賣起豆漿紅茶三明治
其實乍看還真與普通早餐店沒什麼兩樣
由於是現點現作雖然工作人手腳相當俐落一次都能處理好幾份
但仍不足供應


稍加分析南北碳烤三明治的差異
同以土司去邊碳烤基本外型上差距不多
唯是高雄的尚有兩片堆疊的土司可供選擇
且基隆是以白紙包裹而高雄則以塑膠袋裝盛


至於兩邊的的餡料其實大同小異
相同的是都有著相當可口的自製美奶滋醬
而個人以為這兩地最大的差別是基隆廟口的會來上點花生醬
讓整個三明治除了堆疊層次口感的豐富還加上了醬料滑潤的韻味綿延
●火腿蛋土司 $25



而高雄碳烤三明治的精髓則應在以豬油煎泡的香滑蛋皮
這每一鍋蛋皮店家皆以一杓豬油煎泡所以整個豬油香便吸附著在蛋皮上
吃起來是古色古香濃滑順口每一口都可以吃到豬油的清香味
雖以豬油煎製但其實在其他食材的平衡下並不感油的厚重膩口
反倒是有一口接一口的衝動
●肉鬆蛋土司+起士 $25+10



至於所謂招牌三明治即是在火腿蛋土司上加一層小黃瓜
口感更為厚實豐富堪稱飽足
縱觀南北兩味是各具特色皆相當美味
看過不少並不覺得碳烤不碳烤有何差異的評論
那是個人主觀不一但個人倒是對這一點點的碳香倒是頗為著迷
●招牌三明治 $35 30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汾陽餛飩
地  址:高雄市左營區左營大路86號
電  話:(07)585-1858
營業時間:06:00a.m~24:00p.m

從軍時期因為是海軍的關係曾經在左營基地待上過一陣子
若有似無的親切不代表對該區域有著深度的熟悉與認知
相反的由於外出的機會並不多其實知道的根本就是有限
而在這當中所累積下來含糊的印象中整個左營區就像是個大型眷村一般
不僅滿街的軍車軍人還有那老舊瓦舍依偎充斥
就連空氣中都迷漫了那種濃郁無法形容的軍區眷村人情風味



與之認識少但與小吃的熟悉卻是極早
多年前由於網路尚未誕生
貪嘴愛吃的習慣總喜歡抓著本美食圖鑑四處吃遊
按圖索驥的找到了左營大路上的餛飩湯與同在不遠處的楊桃汁
也就在此有了與這難忘好味道的左營餛飩湯有了第一次的認識


愛吃的惡習累積許久自認由南到北也著實吃過不少餛飩
但這遠位於南台灣高雄左營的地方美味
卻總讓咱們一家每每行經高雄地區都會想特別造訪來上一碗解解癮頭
難忘的好滋味是久久無法忘懷



店家位於左營大路上第二公有市場入口旁
由於沒有沒有招牌年輕點食客的就叫它左營餛飩
但店家並非沒有招牌
而是在十多年前的一場颱風風災吹跑了原有招牌
之後便也未再補掛
所以資深一點的食客都知道這開業已近六十年的老店稱做 汾(ㄈㄣˊ)陽餛飩



本省籍的店東郭家現已傳承至第二代
取名為汾陽餛飩店一方面當然是左營地區的外省調性
另一方面則因汾陽是名將郭子儀故鄉
身為郭家後代故取名汾陽餛飩店



汾陽餛飩的美味是無論各種年齡各類階層與各色達官顯要都為之傾倒
名聲響亮的應證是在某些大高雄地圖中僅存的小吃店
專業的餛飩販售
這裡如同遠近馳名的花蓮液香扁食戴記扁食」一樣
只給餛飩湯其餘免談
●餛飩湯 $50(加蛋$60)



一碗十二顆餛飩的大碗
比一般還清淡的大骨高湯為基底
由於來到的時間已近深夜打烊時間
少了些應是告罄的小白菜點綴
其間對入了榨菜絲與芹菜株調味湯頭簡單但韻味久遠耐食


不軟不爛恰到好處的餛飩皮餡
說不上有何特別之處
但順口滑潤的平衡口感幾近絕配
相較花蓮液香扁食的肉鮮濃醇這裡的餛飩顯得清淡許多
但不變的是那同樣一口接一口的誘人魔力


除了單純的餛飩湯
汾陽尚提供了水煮蛋包供選配
偶見糖心蛋的鮮嫩亦是不錯的選擇

NB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